“竹管?煤绳?”
刘晔陷入沉思,脑海中迅速构建出一幅完整的画面。
激动之下,他再次环顾四周时,却发现那道悬浮的身影已消失无踪。
即使他在附近搜寻许久,也未能找到。
“不妨一试?”
说做就做,刘晔开始动手实验。
时光悄然流转,转眼便是除夕之夜。
夜晚如画,雪花轻柔飘落。
邺城内外,万家灯火通明。
街头巷尾高悬着一盏盏火红的灯笼,光彩夺目,令整座邺城如黑夜中的明珠般熠熠生辉。
往常,除夕除了宫内设宴款待官员外,鲜有其他活动。鉴于此,刘备入宫请旨。
“陛下,自古兴盛之朝无不以民为先。如今朝廷深得民心,冀州民众皆拥护。陛下何不与群臣同欢,共享佳节?”
“今日除夕,不妨开放皇宫四门,让百姓入内共度良宵。”
刘协听后喜形于色:“皇叔认为此法可行?”
毕竟他还年轻,更向往热闹的新年。
“陛下首肯即可施行。”
刘备承诺道。
“好极,此事就交由皇叔安排。”
刘协欣然应允。
这是他登基以来最期待的新春佳节。
“遵命!”
刘备领旨后即刻行动。
不久,邺城皇宫前的大校场上已布置妥当,挂满喜庆的红灯笼,挤满了本地居民。
人们穿上新衣,场面热烈非凡。昔日庄重的校场此刻洋溢着浓厚的人间烟火气息,众人皆是头一次踏入皇宫。
年终之夜,众人屏息凝神,期待着天子与皇叔的到来。这片土地正等待着新年的钟声敲响,为节日增添更多喜庆氛围。
刘备特别吩咐甄俨在校场设置戏台,让艺人登台演出。校场内外热闹非凡,百姓欢呼不断,声音直冲云霄。
“自从皇叔来到冀州,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了。”有人由衷感叹。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后,人们才能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。
不久,时间迈入子时初刻。皇宫内的除夕宴席结束,天子与百官随刘备一同登上城门楼,准备参与年度最后一项活动——与民众共享欢乐时光。
站在城楼上,刘备感慨万千:“当年黄巾起义,我便梦想有这样的一天。”那时战乱频仍,生灵涂炭。而今,他治理下的冀州日渐繁荣安定,心中满是自豪。
“冀州日益安宁富庶。”
“这是皇叔的功劳,也是大汉的福分。”
刘协从高处望向校场上熙熙攘攘的人群,百姓们仰望着他们,络绎不绝。回想在洛阳和长安的日子,那里的人们常处于战火威胁中,他也时刻担心自己的安危。
世间之人皆冷漠麻木,浑浑噩噩过日。
而今,踏入邺城之后,
皇叔刘备亲手营造出一片乱世中的理想之地。
刘协恍若看见大汉再度兴盛的繁荣景象。
他深信,在皇叔引领下,黎民的生活将日益富足,未来充满希望。
“陛下,此成就并非出自刘备一人之力!”
“实为先祖庇佑之功。”
“亦是陛下信赖之功。”
“更少不了冀州百姓鼎力相助之功。”
“还有无数为国奋战、舍生忘死的将士之功。”
刘备怎敢独占殊荣?
冀州今日之景,全赖靖王前辈的远见卓识。
再者是陛下对他的信任,民众的衷心拥护。
以及疆场之上众多智谋之士、勇猛将士的努力付出。
“皇叔所言甚是!”
刘协颔首。
“皇叔、将士、百姓均功不可没。”
“至于朕的贡献,微乎其微。”
刘协素来谦逊细致。
“今日,朕与众位爱卿与民同欢……”
刘协所言皆发自内心。
到目前为止,
从未有一日比今日这般畅快舒怀。
“朕无颜独享众人之功。”
“但朕却愿与诸位共赏此刻安宁。”
刘协展颜道。
当年先帝仙逝,洛阳陷入混乱。
一路艰难险阻,刘协均咬牙挺过。
如今皇叔支撑汉室复兴,先帝也可安息了。
城楼上,
刘备与刘协等人现身。
校场中的百姓目睹了这支特别的队伍。
“那是皇叔与陛下!”
“年轻的天子与成熟的皇叔!”
“冀州今日之繁荣,皆因皇叔与朝廷之力!”
“我们也应叩谢皇恩!”
校场上的欢声笑语瞬间静止。
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城头上的刘备和刘协身上。
众人齐齐低头行礼。
“陛下?”
刘备注意到愣在原地的刘协。
刘协这才回过神。
“诸位免礼。”
他轻轻抬手。
然而,地上的人无人敢率先起身。
皇权深植人心。
天子乃神的使者!
无人敢轻慢。
“烦请皇叔令他们起身。”
刘协向刘备求助。
刘备领旨。
“诸位,陛下有令,尔等可起身。”
此话一出,校场内才陆续有人站起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三国:诸天帝王,收名将纳美姬请大家收藏:(www.baomazw.com)三国:诸天帝王,收名将纳美姬宝马中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