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第一缕晨曦刺破东方天际的灰蓝色帷幕时,阿风早已在村头的槐树下完成了出发前的最后准备。枣红马的鬃毛在微风中微微颤动,仿佛能感受到主人内心的跃动。阿风轻抚着马颈,指节下传来温热的脉搏,这匹伴随他走过大半个中原的良驹,此刻正用湿润的鼻息喷在他掌心,似乎在回应那份即将踏上未知旅途的激荡。
"瞻诸山啊..."阿风轻声呢喃,将行囊最后固定在马鞍两侧。麻布包裹里装着昨日从市集换来的干粮,还有那轴从未展开过的《山海经》,他总在想,那些纸上跃动的草木鸟兽,与真实的山川相比究竟差了些什么。
马蹄踏碎了晨露凝结的薄霜,向西行进的官道两旁,初绽的槐花正簌簌落向青石路面。阿风知道,这不是普通的旅途,而是一场与古老大地的对话。他的父亲曾是太学的方志官,临终前将那本线装古籍郑重交到他手中:"孩儿,山川自有灵性,你要用双脚去丈量,用真心去聆听。"此刻回想起来,那苍老的声音竟与山风掠过松梢的呜咽有着奇异的相似。
五日后,当阿风终于站在瞻诸山的山麓时,他才明白《山海经》中"云蒸霞蔚"四字的分量。山峰像被谁用巨斧从大地深处劈出,直刺云霄的岩壁上,云雾如同会飞的绸缎缠绕其间。晨光给整座山镀上金边,山风掠过松涛,发出龙吟般的轰鸣,惊起的飞鸟掠过山坳,将阿风的目光引向更高处。
枣红马忽然发出兴奋的喷鼻声,前蹄刨着地面。顺着它的视线望去,阿风看到南坡半山腰裸露的巨大金矿脉,阳光下仿佛流淌着金色的岩浆。他没有急于驱马上前,而是下马解下行囊,将《山海经》摊在青石上。记载中果然提到"瞻诸之山,其阳多金",此刻这古老的文字符号仿佛活了起来,在微风中跳动。
沿山间小径攀援而上,碎石在马蹄下发出清脆的碎裂声。阿风注意到,矿脉周边的植被呈现出奇异的分布规律:靠近矿石的土壤寸草不生,而稍远处却生长着低矮却坚韧的岩生草本。他俯下身,用指尖摩挲那些被岁月风化的金矿石,颗粒粗糙却透着温润的光泽,像是大地母亲流淌出的金色血脉。
"若是贪婪之人见到此景..."阿风轻叹,想起曾在太学听闻的典故:有采金客为取金屑投入矿洞,结果被塌方活埋。他从行囊中取出黄绸布,包裹了指甲盖大小的一块矿石,放在贴身衣袋里。"这已足够记住今日震撼,多余的金子留在山中,才是对大地的敬意。"
翻过山脊的刹那,北坡截然不同的景致让阿风屏住呼吸。阳光在这里变得柔和起来,雾气在山谷间凝成流岚,将整个北坡的文石矿藏笼罩在轻纱之中。那些散落在山阴处的文石,有的呈现出羊脂玉般的温润质感,在触摸时能感受到微微的沁凉;有的则如同打翻的调色盘,赤橙黄绿青蓝紫交织成天然的图案,仿佛能听到远古神灵的低语。
阿风解下水囊,将清水浇在手掌上仔细拂拭那些文石。他发现某些石块表面隐现着螺纹状的纹理,像是大海退潮后留下的痕迹;另一些则夹杂着细小的金属颗粒,在光线下闪烁着星星点点的光芒。"这些石头记载着多少故事啊。"他轻声自语,最终挑了三枚最有特色的文石,用鹿皮仔细包裹起来,"回去后要仔细研究它们的纹理,或许能参透大地变迁的秘密。"
潺潺的流水声将阿风的注意力引向山谷。循声而去,他看到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从山腹深处涌出,溪水击打在岩石上溅起的水花,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晕。阿风蹲下身,捧起一捧溪水泼在脸上,冰凉的触感瞬间驱散了攀登的疲惫。溪边的卵石被水流打磨得圆润光滑,偶然可见透明的溪螺缓缓蠕动,背着螺旋形的屋宇在水底漫步。
老者出现得毫无预兆。当阿风沿着溪岸继续前行时,竹篱笆后突然传来低沉的吟哦声。茅屋的柴扉缓缓开启,一位白发苍苍却腰背挺直的老人拄着斑竹杖出现在门前。"年轻人,"他的声音浑厚如远山回响,"我在这山中已住了五十年,却从未见过像你这般懂得敬畏山灵的旅者。"
接下来的时辰成为阿风永生难忘的记忆。在青石板砌成的台阶上,老者为他讲述了瞻诸山的往昔:曾有采金客因贪婪引发山洪,金砂被瞬间吞没;文石矿脉里曾住着能预言风雨的石灵;甚至这条溪流原本流入东海,是某位仙人用玉笛改变了它的流向。阿风听得入神,不时在竹简上记录要点,墨汁在竹青色的纹理间晕开淡淡的墨痕。
"你看这山川,"老者忽然站起身,指向屋外的云海,竹杖的尖端似乎要刺破流岚,"它们既是静默的,又在无时无刻讲述着故事。你能听到这些声音,是因为你的心没有被俗世的铜臭蒙蔽。"他从袖中摸出一枚通体碧绿的文石,"这枚'听风石'送给你,将它贴近耳边,便能听到山川的呼吸。"
暮色四合时,阿风将枣红马的缰绳系在老者亲手种植的银杏树上。树干上布满岁月雕琢的纹理,却正是这种经年累月的痕迹,让它在风中屹立不倒,枝叶繁茂。他用竹筒从溪边取水,为马添满饮槽,又从行囊中取出干粮,和老者相对而坐,分享着旅途中的趣事。夜风渐起,远处山峦的轮廓在夕阳的余晖中若隐若现,仿佛是大地在沉睡前的低语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山海经中山的故事请大家收藏:(www.baomazw.com)山海经中山的故事宝马中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